•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星光仙林】智慧笔融合课堂教学“星”实践

浏览数量:99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初中部     发布时间: 2023-05-10      来源:本站

5月9日下午,南京市教研室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丁玉祥主任、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胡荣华副校长、刘莉莉主任来我校指导“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教学”项目推进,邢玮书记、史慧副校长和项目组教师参与活动。

智慧笔融合课堂 实现精准教学

王滢莹老师以“辣椒“辣”些事”为题带来中考专题复习课,王老师通过辣椒棚里结出甜椒的情境串联有性生殖、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等知识点,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角度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利用点阵笔,快速收集分析学生学情,设计不同的活动,动态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度,调整课堂结构,提高智慧笔对课堂的辅助作用,让课堂教学互动真实、及时。

项目阶段汇报 共研优化策略

教学处高主任从智慧教学、校本研修、点阵试验、综合评价四个维度介绍了学校整体实践路径。学校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研究和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研究两个方面出发,实现智能化校园管理,提高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与智能化教学能力,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2021年,我校以2021级学生为试点,重塑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实现减负增效。技术赋能作业管理,实现精准高效,学校以线上线下融合形式,打造多样化智慧作业,借助点阵笔工作,研究利用数据分析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行为,加强对作业的反思与评价,利用数据构建学生的知识图谱,完成自我评价与分析,实现个性化学习和薄弱点补偿。

实践过程中,各组也遇到诸多问题,经过各教研组的反思提升,不断改进,也让“星+N”课堂模式的精准教学实践掷地有声。

专家精准指导 促进项目推进

丁主任在评课后,对学校的精准教学实践模式高度认可,建议推进学情分析的闭环,充分发挥数据的诊断分析作用。同时,丁主任建议做好国家资源库的利用,如智慧云平台,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实现个性化的指导和学习补偿。学校应在“星+N”教学模式下实施校本化的“精准教学”,将重点指向数据驱动的集体备课,做好“逆向教学设计”,以目标指导路径,包括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等,建议暑期老师培训的主题重点围绕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教学进行。

胡校长也充分肯定了学校的阶段性研究,并提出注重结构化的教学,做好数据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更好地推进学校整体教学实效。

在专家的详细分析和指导下,邢玮书记提出了下一阶段我校的新思考,从大数据改变老师对学生认识结构、认识水平有学科性的分析出发,把学情分析做实,做好大单元备课,让技术促进我们教学行为的真正改变。

相信在市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将会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实现精准教学的不断进阶。

 版权所有: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   电话:025-68192589、68192592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范路28号   邮编210023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140号   网站备案号:ICP200233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