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81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初中部 发布时间: 2023-05-11 来源:本站
2023年5月9日,“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教学”附中仙林开放周生物研训活动顺利开展,南京市教研室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丁玉祥主任、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胡荣华副校长、刘莉莉主任和全区初中生物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主题课例研讨
第一节课是由王滢莹老师带来《辣椒“辣”些事》的专题复习课,情境的加入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通过辣椒棚里结出甜椒的情境分别引出有性生殖、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进化的直接证据和进化的历程等知识点,过渡自然,且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角度将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点阵笔的使用让课堂教学更精准,更有指向性。
第二节课是由邾芬芬老师带来《人体感知信息—耳与听觉》的新授课,本节课结构清晰,按照“声音产生的原因——耳的结构——声波的传导过程——耳各结构分别在传导过程中起什么功能——本节小结——耳的保护”的教学环节进行;并且每个结构的功能都会利用模型、游戏、视频等方式来引入,让学生能够自主生成知识,而不是一味灌输,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在两节精彩的示范课结束之后,陆茜老师做了总结发言,冯锐副校长和潘行知老师进行精彩的点评分享。
跨学科实践分享
高璇老师分享题为《基于人工智能温室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研究》的讲座,主要讲述了基于STSE融合实验室进行的项目化学习。高老师从不同国家的教材出发,阐述了自己对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化研究的独到见解。跨学科不是学科知识的叠加或杂糅,而是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结和学科方法的纵向贯通,实现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更加系统的理解,最终旨向问题的解决或者创造出新的成果。在分享中,她提出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沿着做课题的思路学习。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项目立项→文献搜集→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反思→项目延伸。
在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过程中,师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以问题作为驱动,再与物理、化学、信息等学科携手尝试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她与学生一起设计项目式评价量表,科学评价,精准衡量。最后,她总结到“我们需要和学生一起透过学科视角发现问题,综合学科方法解决问题”。
区教研活动为所有生物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发展的平台,在活动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相信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研究方向,深入思考,砥砺前行!
版权所有: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 电话:025-68192589、68192592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范路28号 邮编:210023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140号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200233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