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星光仙林】“音符上的中国”红歌赏析系列——《映山红》

浏览数量:629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初中部     发布时间: 2022-11-28      来源:本站

本期歌曲推介人:2022级13班 翁宇曦

第二期:《映山红》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底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典歌声。

《映山红》创作于1973年,由陆柱国作词,傅庚辰谱曲,是故事片《闪闪的红星》的插曲之一。《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74年上映的一部经典儿童电影,讲述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江西苏区柳溪村,年仅八岁的红孩儿潘冬子在党和革命前辈的教育下,在与大土豪胡汉三的生死斗争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

影片在表现潘冬子母子对父亲和红军的期盼时,母亲说:“等到满山的映山红开了,爸爸和红军就回来了。”接着她深情地歌唱第一段歌词:“夜半三更哟,盼天明”,既是对儿子的回答,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妈妈心里,春天就是斗垮所有的“胡汉三”,胜利花开的时候。第二段歌词:“映山红呦映山红,英雄儿女呦血染成,火映红星呦星更亮,血洒红旗呦旗更红,高举红旗呦朝前迈,革命鲜花呦代代红!”是潘冬子妈妈英勇牺牲时所唱。面对敌人放火烧房,妈妈胸中的革命豪情没有向敌人屈服,熊熊烈火能夺去英雄的生命,但夺不去英雄的气概和信仰!妈妈对潘冬子给予厚望,希望潘冬子在红星的照耀下,快快长大,高举革命红旗,前赴后继跟着党,砸碎万恶的旧世界,使革命鲜花代代红!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每个乐段为两个乐句,每个乐句4+4的结构。第一部分以隐喻的方式切入,“夜半三更”、“寒冬腊月”和“天明”、“春风”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隐喻的衍生,进一步诠释第一段中“盼天明”和“盼春风”。歌曲旋律优美,气息流畅,温柔而舒缓,结合电影情节,仿佛一首充满期盼的摇篮曲。

《闪闪的红星》上映后,原唱邓玉华已经记不清唱了多少遍《映山红》,她说:“从1974年第一次唱算起,到现在有40余年了,唱过几千遍了。但是每次唱,还是非常感动。”

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不仅唱出了生活在黑暗之中的苏区人民渴盼红军归来的强烈心声,更是唱出了与黑暗势力殊死搏斗的革命意志,今天听来仍有特殊的意义。

 版权所有: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   电话:025-68192589、68192592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范路28号   邮编210023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140号   网站备案号:ICP200233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