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星光仙林】追慕雷锋精神 继承优良传统——七(3)班值周小结

浏览数量:41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初中部     发布时间: 2022-03-10      来源:本站

附中仙林新学期第三周值周班级是七(3)班,本周的主题是《追慕雷锋精神 继承优良传统》。

【主题晨会】 

七(3)班的同学们为全校师生带来了精心准备的班级风采展示,通过相声、舞台剧、朗诵的形式,向全体师生发出追慕雷锋精神,继承优良传统的倡议。

【志愿服务】

本周周末时间,七(3)班的同学们分头行动,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有做卫生保洁的,有维护街道秩序的,有前往养老院孝亲敬老的……同学们在亲身劳动中挥洒汗水、体会志愿服务精神,给自己上了特殊的一课。

【仙林之声】 

雷锋,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几十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温暖着我们,也感动着我们。这个名字所包含的忠诚爱国、勤劳奉献、敬业助人精神,已经融入民族的血脉,升华为时代的精神财富。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雷锋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他用短暂的一生完美地诠释和践行了“钉子精神”。

古今中外大凡有所作为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珍惜点滴时间。鲁迅先生曾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会有的。”雷锋正是如此,利用一切零碎的时间读书学习。他在日记中写道:“挤时间读书,早起点,晚睡点,饭前饭后挤一点,行军走路想着点,外出开会抓紧点,星期假日多学点。如果不积累许多个半步,就不能走完千里。”

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雷锋这种惜时如金的品质。有一天,雷锋到工人俱乐部看电影,离开演还有十几分钟,他便拿出随身携带的《毛泽东选集》认真地读起来。一位姓贾的小同学看见解放军叔叔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便往前凑了凑,想看个究竟,一看,原来是学校的辅导员雷锋,他惊喜地说:“雷锋叔叔,这么一点儿时间,你还看书啊?”雷锋回过头来说:“时间短吗?我已经看了三四页了。看一页是一页,积少成多嘛。学习不抓紧时间怎么能行?”生活中如此,工作中雷锋更是善于抓住空隙,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他把书装在挎包里,休息的时候,只要没有其他工作,他就坐下来看书。每天晚上,他除了参加连里的日常活动外,总要挤出一些时间来读书,有时熄灯号响了,他还舍不得放下手里的书,但又怕影响同志们休息,只好离开宿舍另外找别的地方去读。车场、工具棚、厨房、司务长宿舍都成了他夜间看书学习的好地方。正是由于这种“挤劲”,雷锋读的书越来越多,知识也越来越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他短暂的一生,光学习心得笔记就写了9本近20万字。翻开他读过的《毛泽东选集》,几乎每一篇每一页都划了一些学习重点,边边角角上都写着一些阅读心得,阅读《纪念白求恩》一文时,他在书上的批注达7处之多。

时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公正、平等的,差别只在于能不能珍惜、怎么样利用。雷锋对时间的倍加珍惜和高效利用,对现在的人们来说,教益尤深。随着科技信息的日益进步,我们的工作、生活节奏随之加快,常常感觉到时间被剪碎了,被挤占了,一天下来总是有些四顾茫然之感。这个时候,看一个人有没有毅力,有没有恒心,就看他能不能珍惜零零碎碎的时间。公交车上、地铁上,上厕所、睡觉前,看几页书,读一点文章,对自己的人生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革命需要我去烧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当黄继光。”

“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

这些滚烫、赤诚的话语,今天读来仍让我们振奋不已。

当我们能够和雷锋一样,把工作当做无穷的动力,钻进去、吃透它,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这样的人生就一定是进取的人生、阳光的人生、快乐的人生。

 版权所有: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   电话:025-68192589、68192592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范路28号   邮编210023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140号   网站备案号:ICP200233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