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02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初中部 发布时间: 2021-10-21 来源:本站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面对新的发展契机,我校青年教师队伍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10月19日18:30-20:30,在学校合班教室,我校教研处、教学处联合举办本学期第一期“半亩方塘”青年教师沙龙活动。入职五年的青年教师、何娴副校长、李海英副校长、教学处高璇副主任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教研处李郑宇副主任主持。
此次活动主题为“认真备课 敬畏课堂”,分为6个环节:入职满五年教师结业仪式、个人成长经验交流、青年教师赛课颁奖、赛课优胜教师经验分享、新入职教师培训、校领导专题指导。
首先是入职满五年教师的结业仪式。金秀老师宣读了结业教师名单。黄海、李天宇、任宁生、杨昆仑、周逸、陶然六位青年教师在“半亩方塘”五年的培训中,认真学习、勇于实践,取得了较好成绩,顺利通过了各项考核,李海英副校长为他们颁发了结业证书。任宁生老师作为优秀代表,为大家分享了他的个人成长经历。任老师从获奖情况,论文发表、课题研究、开课情况向大家展示了自己五年来的成长收获: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政府记功、核心期刊发表、市级课题研究……突出的成绩让大家叹服。任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成长中的几个关键词:笨鸟先飞、勤学多问、勤能补拙、站住讲台、静待花开……从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没有人能无缘无故的成功,成绩的背后一定是辛勤的付出。
接着,教学处高璇副主任宣读了2021—2022学年青年教师赛课获奖名单。何娴副校长和李海英副校长为他们颁发了奖状。施莲老师作为获奖代表分享了她的研课、上课心得。她发言的题目是《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课标引领下的备课思考》,施老师从“课”字结构的“讠”“果”两部分谈了自己对学生课堂的理解。“讠”是要有想法、有说法、有做法;“果”是要有收获、有营养有灵魂。“入乎其内”,即对课程标准的每一细微之处都要认真研读。“出乎其外”指的是教师在深入钻研课标的基础上,一定要跳出课程标准,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总览全局,驾驭课程标准、理清脉络,把握重点。
接着是专题引领。教学处高璇副主任为青年教师做了《如何“纸上谈兵”——从一节常态课说起》进行了新入职教师培训,高主任先向大家展示了学校平时六认真检查及学校部分领导日常开展教学工作的图片。何娴副校长的听课记录,从备课组的管理、学生听课情况、优秀做法、问题反馈,每一项都有详尽记录;李海英副校长的备课教案中,各种颜色醒目标注着需注意的地方;邢玮校长和刘其明副校长上课的板书,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蒋小梅主任的学霸笔记记录各种典型例题和反思,还有各备课组的研学材料……高主任从反思备课存在的问题中引导大家备课备什么,并分别从1.备课标,脑中有“纲”(课标);2.备教材,胸中有“本”(教材);3.备学生,目中有“人”(学生);4.备学情,心中有“数”(差异);5.备方法,手中有“法”(方法),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大家从展示的大量图片中,深刻感受到优秀应该是一种常态,只有认真备好每一节常态课,才是真正的敬畏课堂。
最后,两位副校长也为青年教师们作了指导。李海英副校长为大家作了题为《好习惯成就好教师》讲座,1.用好课“前——怎么用?2.管好课“上”——怎么管?3.做好课“后”——怎么做?李校长从三个方面详细提出了习惯的养成。课前的板书、多媒体、发练习的准备;作业批改中的学情把握,包括学生情绪的稳定,课中管理中应关注学生的语言、眼神、倾听以及教师巡视的范围和及时恰当评价;课后及时反思,注重创新。每一个方面李校都近乎手把手地教,进行了细致详尽的指导。
何校副校长用四句话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她对青年教师们的殷切期待: Why———为什么要做教师?What——要做什么?How—要怎么做?她以提问的方式现场采访了几位青年教师,既肯定了大家基于现实的选择,赞赏他们干一行爱一行的热情,更寄予大家很高的期望:以悠悠之身,立一技之长;潜心专研教学之法,教育之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跌倒又爬起,山岭静悄悄!”何校长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从踏上讲台的那刻起,就注定会遇到各种困难。静待花开,但不是每一朵花都能开,退缩、逃避、躺平只能让自己枯萎,要有不畏困难的勇气和行动,才能开出灿烂之花。”鼓励青年教师们要迎难而上。
此次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又非常接地气,既有一线青年教师成长经历、赛课经验的分享,又有部门的专题引领、明确要求,有效指导了青年教师的实践应用,大家受益匪浅。
版权所有: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 电话:025-68192589、68192592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范路28号 邮编:210023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140号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200233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