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精准教学 追求实效——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暑期教育教学研讨会顺利进行

浏览数量:614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09-04      来源:本站









8月30日上午,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暑期教师校本培训活动紧承区学科培训之后也拉开序幕。本次校本培训以“精准教学、追求实效”为主题,以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培养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一批专业型及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首先何娴副校长做了开训动员。何校长对交流教师表示了诚挚地欢迎,阐述了本次校本培训的目的,希望全体教师通过培训使思想有所触动、思维有所拓展、认识有所提高,在之后的教学中能努力践行指向高效的教学。

此次培训分上下午两场,上午是专家指导,下午是学校教师学习、经验交流分享。

专家引领篇

学校有幸邀请到南师附中树人学校教学处刘森主任和南师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庞冉组长开设讲座。

刘森主任作了《创新探索  精准高效——基于大数据辅助教学的经验介绍》的专题报告。刘主任先从优学机辅助教学谈起。他们由一次单元检测引发了思考,继而采取了普遍检测和阶段测以后的各种做法:类比思考、学情分析、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各种困惑及困难、我们的尝试。

接着刘主任又从“使用大数据分析个性学生学习数据的变化及成绩分析系统的引入”方面进行了阐述,分别从:优生的发展 、 后进生的转化 、中间段学生的跟踪。详实介绍了他们的实践和思考。

刘主任在讲座中运用大量图表数据,很有视觉冲击,直观清晰,让我们一目了然的感受到大数据辅助教学的助力作用,同时也有所思考,如何借助计算机数据统计,提高教学效率。

庞冉组长首先通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强调了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的道理。

接着阐述对集体备课的理解:

它是一个“个体 —— 集体 —— 个体”的循环备课过程,其中个人备课是基础,思想交流是关键,面向学生是灵魂,二次备课是落实,形成特色是目标。因此,这里的集体备课应是个人备课与集体研讨的辩证统一。

集体备课的本质是“研究”,核心是“研讨”,目的是“提高”。

集体备课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途径。

庞组长又从五方面细致介绍了南师附中备课组的做法与感受:

一、集体备课从组建起步,从相投到相补

二、无规则,不集体

三、有感情、有规则,还要有个性

四、集体备课的属性在集体 

五、集体备课的核心在备课

庞组长的讲座有理论、有实践、有梯度,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给校备课组在工作上的很多启示,让大家受益匪浅。

优秀团队分享篇

下午的培训以学校教师接地气的草根式学习为主。

首先,陶然老师分享暑期“美加”修学旅行团队的学习分享。陶老师从异国的自然、人文景观到学校教育及孩子们学习感悟等几方面,图文并茂的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学习经历。让我们不出国门也感受到了此次收获满满的学习之旅。

其次,2019届初三优秀备课组的工作经验交流。三位备课组长:英语组沈建、数学组张娟、历史组彭怡嘉分别介绍了初三备课组的有效做法。

英语备课组特别强调规范,在抓实常规备课的同时注重创新。

数学备课组突出任务的分配,各教师在备课时重点各有侧重。

历史备课组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尤其注重作业的反馈。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虽然各备课组做法各有不同,但有着共同的关键词:目标、钻研、合作、分享、齐力。着实让大家感叹2019届初三成绩取得的来之不易,浸透了老师们的汗水,凝聚着老师们智慧和心血。

最后是语文组几位青年教师开展的一个微型的读书沙龙。沙龙由杨光老师主持,围绕上学期教科室所发的共读书目《教学勇气》,李郑宇、沈秋莹、周逸三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他们在假期的读书所得,三位老师都是入职不满三年的新教师,他们的分享结合着自己教育教学的所学所悟,真诚感人,深深地感染着大家。王慧、杨昆仑两位老师的阅读分享也让我们认识到,教育教学永远需要智慧和勇气,无关年龄、教龄。

此次校本培训形式多样,既有专家的引领报告,也有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指导,同时也有教师自读自悟自研自修。将教师从假期的休整状态即刻调整到新学期的工作状态中,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理念和新方法。


供稿:潘丹婧  拍摄:潘丹婧  审核:何娴


 版权所有: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   电话:025-68192589、68192592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范路28号   邮编210023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140号   网站备案号:ICP20023369-1